编者按: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经历了哪些研究发展阶段,有哪些重大的研究成果,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实际应用状况如何。今天企业服务汇就告诉你人脸识别的技术发展历史。
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一种时下流行的新型生物识别技术,近些年来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实质性突破,包括BAT在内的众多企业在很多的行业和领域内也能够提供较为成熟的人脸识别服务,人脸识别技术的实际应用也将随着算法的完善和技术的成熟变得日渐普及。
➤ 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历史
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历史大致上会经历三个阶段,即早期研究阶段、蓬勃发展阶段和实际应用阶段,接下来企业服务汇就来为你分别进行解答。
(一)早期研究阶段
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大致上始于上世纪50-60年代,并持续至上世纪80年代,这是人脸识别发展的早期研究阶段。
在此期间的人脸识别研究仅被当作是一个简单的模式识别的问题,研究人员最主要是基于人脸本身的几何特征来实现识别,也就是主要研究包括眼睛、鼻子、耳朵、下巴、额头等具体人脸图像的视觉特征之间的几何联系,并采用计算机来建立较高质量的人脸灰度图像模型实现。
这一阶段的人脸识别研究主要在若干高校等研究机构的实验室里进行,人脸识别的过程也全部依赖于研究人员的手动操作,不能够实现自动化的人脸识别过程。在此期间也没有重要的人脸识别研究成果诞生,仅处于理论研究阶段。
(二)蓬勃发展阶段
人脸识别技术的蓬勃发展主要出现在上世纪的90年代,尽管总体上的持续时间不是很长,但是人脸识别技术却取得了实质上的重大突破。
在此期间人脸识别的研究成果非常丰硕,主要表现如下所示:一是诞生了非常著名的“特征脸”人脸识别方法;二是采用了更具代表性的一些人脸识别先进算法,值得说明的是要实现人脸识别系统的成功搭建和投入实际应用,最关键的就是需要采用尖端的人脸识别算法;三是建立了庞大的人脸识别数据库资源,例如美国等国家机构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来资助多项人脸识别项目的深入研究,创建了知名的FERET人脸识别数据库,而且该人脸识别数据库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数据库资源之一。
这一时期诞生的丰硕的人脸识别研究成果极大的推动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实用化进程,也为现在的人脸识别先进算法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诸多的理论及经验上的指导。
(三)实际应用阶段
人脸识别技术自21世纪以来在很多的细分行业和领域已经开始有了较为广泛的实际应用,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脸图像建模方法的改进,提出了包括以Kernel方法为代表的非线性建模方法、以线性判别分析为代表的线性建模方法以及以3D信息为基础的3D人脸建模方法等在内的若干种不同的人脸空间模型建造方法;二是对影响人脸识别精准性以及识别速度的因素的研究更加深入,包括周边环境光线变化、人体姿态变化以及人脸各种表情变化产生的影响分析;三是对人脸图像的采集数据源的研究分析,以前主要是针对常规条件下的图片识别,现在则是基于视频中的人脸识别以及基于素描、近红外图像的人脸识别(其中近红外图像技术的广泛采用可以有效检测出人脸图像是否是活体);四是对人脸图像的特征提取方法的研究分析,目前盛行的方法主要有基于几何特征的人脸识别方法、基于子空间的人脸识别方法、基于统计的人脸识别识别方法、基于神经网络 的人脸识别方法等。
➤ 小结
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自上世纪50-60年代开始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大致上经历了人脸识别技术的早期研究阶段、蓬勃发展阶段和实际应用阶段。目前随着更为先进的人脸图像建模方法、人脸识别算法的采用,对人脸图像识别精准性和识别速度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对人脸图像采集数据源的分析,现在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司的考勤门禁、公共区域的安全防护、金融领域的交易安全等方面都有非常广泛的实际应用,在未来也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相关阅读